top of page

IA
RA
+
项目位于村庄北部的老水渠,建于20世纪60年代,曾用于从山上引水灌溉耕地,如今早已废弃。水渠周边自然野性,郁郁葱葱。西南侧紧挨一颗老水杉,是村庄的制高点和“风水树”,旧的人工“桥渠”与老的自然杉树,对话成趣,构成独有的场所精神。在充分考虑村民的需求后,我们决定将横跨丰溪河上的这段水渠改造为一处舒适的公共廊桥,供村民日常使用。
为延续村庄的集体记忆,我们将水渠本体保留下来,在老水渠的躯体上,附着一个轻质木结构桥身,如同老树干上新生的藤蔓,新廊桥让老基建的生命被重新唤醒。而木材的使用也呼应了传统徽州建筑的在地性,又提升了这个新基建与人的亲近感。同时,轻质结构也减轻了桥体自身的荷载,最大化保证了老水渠的结构安全。“水渠廊桥”所有构件人手可抬,避免大型施工工具进场,最大化保护了村庄现有环境。木构之间的所有节点通过一颗螺栓轻巧联结,方便现场快速拼装。
在场地设计上,两端的石构水渠成为廊桥的出入口,与村庄道路相接,从曾经走水到如今走人,当人们真切触摸水渠毛石与厚厚青苔上那深沉的岁月时,进入廊桥的过程则变成对一段特定历史的体验。
完成后的廊桥,像新生的藤蔓一样,轻轻缠绕依附在老水渠沧桑的躯体之上,是对村庄那段特定历史的尊重与追忆,为村庄的未来创造一隅呵护与聚集的空间,更给丰梧村村民的公共生活注入了生机与活力。
丰梧季·水渠廊桥
项目名称
项目客户:
项目地点:
设计主持:
项目团队:
摄影:
建筑面积:
竣工时间:
水渠廊桥
碧阳镇人民政府、黟县农业农村水利局
黄山市 黟县 丰梧村
刘鲁滨,张靓秋
李虹润、吴心然、罗霖、罗沁铭
宋惠恩、吴心然
105.6m²
2023
bottom of page